“东北塑料袋之王”年赚千万, 用更高的价格击败同行
2015年,东北袋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“禁塑”。塑料 (视觉中国/图)
在东北,王年万用一对夫妇靠着卖塑料袋年赚千万。赚千
2022年6月,更高格击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败同中宝新材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中宝新材)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。中宝新材由张玉秋、东北袋单玉柱控制,塑料是王年万用他们的第3次创业。
招股书显示,赚千公司的更高格击主要收入来自可降解塑料袋,其原料为生物降解材料。败同过去3年,东北袋公司年度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分别为2714万元、塑料4927万元及7842万元。王年万用
自2008年国务院颁布首个“限塑令”,到2015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“禁塑”,再到2020年新版“限塑令”出台,中国进入“禁塑”时代。
政策推动下,大量玩家涌入生物降解塑料市场。中石化、中粮等央企在上游原材料端均有所布局。
下游制品市场相对分散,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。以2020年的销售收入计算,中宝新材仅占全国市场收入的3.5%。
但在东北地区(吉林省、黑龙江省及辽宁省),中宝新材稳坐第一,约占40%的市场份额,第二到第五名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只有27%。
报告期内,中宝新材的毛利率保持在40%以上,这是全国同行都难以达到的水平。
一纸文件创造市场
十年前在全国掀起的生物产业发展热潮,给张、单夫妇带来了转型契机。
2012年8月,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到吉林调研时提出,要在全国开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化工产业试点,认为吉林省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,可以先试先行为全国探索和积累经验。
之后两年,吉林省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方案,明确提出发展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。
按原料不同,可降解塑料可简单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,前者有PLA(聚乳酸)、PBS等,后者有PBAT等。
其中,PLA主要由玉米淀粉等生物质资源合成。吉林省作为中国第一大玉米主产省,原料丰富,又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,不缺发展的条件。
“大家都说,我们什么都不缺,就缺市场。”吴伟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,当时吉林省的领导全国调研,询问做可降解材料的企业有没有兴趣到吉林省投资。吴伟从业十余年,当年在业内一家国企工作,后来离职创办了浙江播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。
吉林省用一纸文件创造了市场。2015年1月1日起,《吉林省禁止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、塑料餐盒规定》正式实施,吉林成为全国首个升级“限塑”为“禁塑”的省份。
吉林省发改委官网曾发布一篇题为《吉林省聚乳酸产业发展情况》的文章,其中预测,“禁塑令”的实施可在省内创造三万多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、塑料餐具的市场空间。
吴伟的老东家被市场前景打动,从浙江跑到吉林省开
(责任编辑:社会)
-
2022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度加力巩固经济,在5月推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基础上,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。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,19项接续政策主要集中在财政和投资领域,具体包括新增3000 ...[详细]
-
本报讯通讯员 靳绍帅)9月25日到26日,清华科技园启迪启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东翔一行,受清大华创科技孵化器的邀请,就清大华创科技孵化器内优秀企业改制上市,通过清大华创科技孵化器与清华大学建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曹伟)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后,市委政法委召开委机关全体人员会议,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,结合工作实际,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。委机关全体人员决心以实际行动,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坚持以学习贯彻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张源)10月11日,我市首届聋儿康复教师及家长培训班开班,全市60余名聋儿教师及家长参加培训。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我市聋儿康复教师的综合素质,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通、热爱聋儿康复 ...[详细]
-
IC photo/图)“我15岁嫁给了他”15岁的那个夏天,是萨拉童婚噩梦的开端。“不可以发生婚外性行为,宗教领袖已经给你选好了未婚夫。”在加利福尼亚州度暑假时,父亲严肃地告诫萨拉。1996年的一场宗 ...[详细]
-
本报讯(记者 靳凤清) 记者从10月12日召开的全市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集中整治动员会议上获悉:即日起,利用两个月的时间,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,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集中整治活动。 当前,网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许静)10月15日,市水产研究所成立50周年暨新基地落成典礼举行。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,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、雷霁霖,全国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邓伟,省科学技术协会巡视员 ...[详细]
-
本报讯(记者 杜洁) 10月9日,记者从全市金融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会议上获悉,从10月8日到明年3月31日,我市开始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整顿。 融资性担保作为准金融服务行业,是连接企业资金需求与 ...[详细]
-
2022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度加力巩固经济,在5月推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基础上,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。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,19项接续政策主要集中在财政和投资领域,具体包括新增3000 ...[详细]
-
本报讯(记者 李刚业) 重阳节即将来临,我市“老年游”旅游市场开始升温。10月13日,记者在新市区部分旅行社了解到,近日来咨询和报名的老年游客明显增多,不少旅行社也趁势推出了“夕阳红”、“京城游”、“ ...[详细]